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中山南路金城国际大厦A座

   电话:4000-888-889

  传真:020-66889888

  手机:13978789898

  邮箱:admin@admin.com

饺子就酒大有讲究

来源:金沙棋牌游戏官网添加时间:2020-02-02 点击: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轴 (清)丁观鹏 郎世宁等绘

张仲景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每一个春节长假,除了走亲访友、休闲娱乐,吃是永恒的主题。

吃什么?怎么吃?却是一个永远的话题。现代人既想吃出节日气氛,又想吃出营养和健康。只是“鱼”和“熊掌”,往往不能兼得,怎么办?

那么,来看看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在有限物质条件下进行的养生实践吧,他们留下的与春节相关的特色饮食和宝贵的养生经验,也许能对我们有所启迪。

来一碗

张仲景的饺子

和面、擀皮、剁馅、包捏、下锅水煮,饺子就可以吃了。

一眼看去,那薄白面皮中隐隐透着馅的内容,恰似一块晶莹纯玉;用筷夹起,那如一弯新月的形状,又应和着月夜里泻下的片片清辉;送入嘴中,一阵热乎乎的轻嚼慢咽之后,心里瞬间充实通透了。快乐,宛若在树尖上舞蹈,漫溢无边。

饺子形如人的耳朵,它真正的起源应该是在东汉时期,为东汉医药学家张仲景首创。

张仲景是南阳人,出生在约公元150年至154年间,他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句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建安年间,张仲景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他大开衙门,不问政事,端坐于大堂之上为民治病。后来,人们就把医生称为“坐堂先生”,用来纪念他。

有一年,长沙瘟疫盛行,张仲景就在衙门口垒起大锅,煮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从长沙告老返乡时,正是寒冬时节,北风刺骨,大雪纷飞。一路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衣不蔽体,饿得面黄肌瘦不说,耳朵都冻烂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他琢磨着,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帮那些穷苦百姓。日思夜想,张仲景研究出一个好医方:祛寒矫耳汤。回到家乡,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让徒弟们在南阳东关的空地上搭起棚子,支起大锅,他带着徒弟们把羊肉、胡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煮好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形似耳朵的“矫耳”,再下锅煮熟,分给大家。每个人都能从张仲景这儿免费领到2只“矫耳”和一碗汤。吃完之后,大家感觉浑身发热、血流畅通、两耳变暖,耳朵的不良状态慢慢得到“矫正”。后来人们又改“矫”为“娇”,矫正之后,更求娇贵。

与耳朵有关的饺子,凝聚着因缘。人耳的形状好似一个倒置的胎儿,“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身体里所有脏腑器官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点,这也是耳穴的来历。人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朵对应点上。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有防病治病之效。

饺子除了形状像耳朵,还像肾。在中国古典哲学中,五官“目、舌、口、鼻、耳”中的耳与五脏“肝、心、脾、肺、肾”中的肾相对应。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黄帝内经》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张仲景用象形之饺来治疗耳朵,既是补人之根本,也是食疗上的“以形补形”,就像补心可以适量食用动物心脏、补肝可以适量食用动物肝脏一样,都有良效,符合生命过程和祖国医学理论。

张仲景以“祛寒娇耳汤”舍药从冬至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这日,老百姓为庆祝新年和烂耳康复,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称之为“饺耳”“饺子”。慢慢地,饺子从药用变成食用,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人们常在冬至和大年初一时食用,还含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之意。至今南阳一带仍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还有一种说法: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子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富有祈求来年吉祥如意、喜庆团圆的仪式感。

“好吃不如饺子”,民间俗语说得没错。饺子,是承载希望的美食。

品一杯

华佗的屠苏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