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中山南路金城国际大厦A座

   电话:4000-888-889

  传真:020-66889888

  手机:13978789898

  邮箱:admin@admin.com

凉山昭觉县:向着全面脱贫冲刺

来源:金沙棋牌游戏官网添加时间:2020-02-02 点击:

原标题:凉山昭觉县:向着全面脱贫冲刺

【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巍巍大凉山,这是一片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始终惦记的地方。

辣椒红、腊肉香。隆冬时节的大凉山,处处透着浓浓年味。在距离2020年春节只有几天的时间,记者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走村入户,探访脱贫攻坚一线,倾听背后的故事。

补“短板中的短板”,让娃娃学前学会普通话

昭觉,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三州三区”之一,也是四川脱贫攻坚战中最后的7个贫困县之一。

从凉山州府西昌去往昭觉的路,是一段坡急沟深、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虽然山路漫长,但公路上往来车辆络绎不绝,公路所到之处的乡边村旁,更是商店、小摊比邻,一座座新村寨拔地而起。

“路通了,我们现在出门比过去方便太多了,而且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东西。”采访中,村民跟记者提得最多的就是新路新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自2016年以来,昭觉集中修建国、省干道、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实现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两个100%”;为危险路段加装护栏和弯道镜,农村道路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开通多条城镇间公交路线,客运秩序进一步规范,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一条条通乡进村入户道路绘出了凉山大地上最美的线条,一个个彝家新寨出现在凉山广袤的田野上,贫困村民告别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过去,新的生活在新的村庄里开启。

不过,记者看到,大凉山更美的风景,是一所所漂亮的新学校。特别是“一村一幼”,如同盛开的索玛花,在村村寨寨绽放。

过去,凉山农村绝大多数学前儿童不懂普通话,无法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以至于他们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听不懂老师的讲授,学习跟不上、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不理想,升学就业都受到影响。学前教育成为凉山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也成为凉山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原因之一。

凉山州2015年试行的“一村一幼”、2018年启动的“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让彝家娃能够轻松步入基础教育的课堂,贫困的代际传递从此被彻底斩断。

在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达村幼教点,院长比陈伍各莫告诉记者,村里这所漂亮、宽敞、整洁的学校,是孩子们最喜欢来的地方。“以前村口的幼教点很破旧,家长都不太愿意送孩子过来,现在有了新学校,家长都抢着把孩子送来。”

说起这两年的变化,比陈伍各莫介绍,2015年这个幼教点只有1个教学班48名学生,而去年已经增加到3个教学班147名学生。8位老师都是彝族,跟孩子交流起来没有任何障碍,孩子们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从小学好普通话,出了家门都不怕”,学校操场上的标语,道出了这些山区娃娃的心声。

最让比陈伍各莫感到欣慰的是,村里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把孩子送到幼教点学习,没有一个娃娃掉队。

“快过年了,孩子们都放假回家了,要到2月17号左右我们才开学呢。其他老师都去县里参加培训了,就我一人留守。”比陈伍各莫搓着冻僵的手说。

记者注意到,孩子们平时上课和休息的房间里都没有空调,孩子们会不会觉得冷呢?“是有这个问题,比如今天就算是冷的了。空调可能还得慢慢来,学校的设施还会越来越完善。”比陈伍各莫充满期待地说。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提升质量,这是凉山面对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的务实之策。

驻村干部布哈,经常到幼教点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布哈告诉记者,一定要让村里的孩子们学说普通话,只有学会了说普通话,才可能走出大山,才能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

建现代化产业园区,让贫苦户在家门口就有工作

无水栽培的蔬菜、重200斤以上的大南瓜、鸡蛋大的草莓……这是记者在昭觉县重点打造的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看到的丰硕成果。

房子、路修好了,脱贫还得靠产业。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准定位,总体规划建设约5000亩,总投资逾3.2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5100余万元,流转土地2460余亩,建成智能玻璃温室、育苗室、培训中心、种植大棚、露地蔬菜基地等,实现水肥一体与农业物联网全覆盖,项目已进入二期建设。

“有了涪昭农业园,在家门口就能务工了。”看着产业园里长势旺盛的蔬菜水果,不少当地村民选择就近去产业园务工。

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总经理赵继飞介绍,产业园目前给周边12个村的村民提供长期用工岗位58个,累计发放工资143.57万元,人均收入24753元;短期用工岗位350余个,累计发放工资182万元,人均收入5200元。待园区全部建成后,可提供长期岗位300余个,短期岗位1000余个,可实现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0余元。